努力建设“山水城市 宜居永德”
本文来源:永德县委办公室 |时间:2025/2/24 16:07:21|点击数:
努力建设“山水城市 宜居永德”
——在永德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中共永德县委书记 彭春蕊
(2025年2月21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县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即将胜利闭幕。这是一次高举旗帜、团结务实、鼓舞士气的大会,是一次共谋发展、发扬民主、携手奋进的大会,是一次风清气正、严肃活泼、心齐气盛的大会,必将进一步激励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永德实践而团结奋斗。
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在此,我代表县委向大会的圆满成功和新当选的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向全体人大代表和与会同志,向服务保障大会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是“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的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按照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的抓工作“三部曲”要求,把县人代会的各项部署扎扎实实落实好,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一、努力建设“山水城市、宜居永德”
《永德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已通过审批,提出了“山水城市、宜居永德”的定位和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乡村振兴先行区、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样板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生产区、新能源融合发展试验区、中缅印度洋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五个目标。
我们的整体定位是建设“山水城市、宜居永德”。云南有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的自然地理奇观。临沧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是“两洋”(太平洋、印度洋)分水、太阳转身的地方。永德属于怒江流域,怒江流经永德从镇康出境进入缅甸,改名萨尔温江注入印度洋。怒江干流过境永德辖区12.5公里,县内95%河流属怒江水系,全县有57条河流,其中52条属怒江水系,覆盖区域面积3069.88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95.35%,覆盖人口30.3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92.37%。永德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全年日照2196小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两季、春秋常驻,年平均气温17.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9%以上,是“国家气候恒春县”,2023年被中国气象局命名为“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特殊的地理区位、独特的气候条件,特别是国字号的招牌,让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建设好“山水城市、宜居永德”。
建设好“山水城市 宜居永德”要围绕以下五个目标努力奋斗。
(一)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乡村振兴先行区。2019年,临沧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赋予临沧的重大责任、重大使命,更体现了充分信任和殷切期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是为了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落实新时代发展任务作出示范并发挥带动作用,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经验而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永德是临沧的一部分,有条件率先在创新驱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作出示范。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主要是5个重点,即:区域开放合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生态文明先行区、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永德是农业大县,农村户籍人口29.28万人、占比80.22%。我们提出的“6+1”产业中的“果糖茶菜烟畜”,就是永德六大传统产业,覆盖群众260%,也就是每个农户都有2.6个农业产业。
(二)建设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样板区。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殷殷嘱托。2022年COP15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大会在昆明举行,就是因为云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有领先全球、全国的独特优势。永德也同样如此,独特的气候孕育了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特别是地处澜沧江与怒江水系分水岭的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国内保护区中垂直气候较为明显、物种较为丰富、自然生态系统较为完整的保护区之一。有植物2148种,其中,以云南红豆杉为代表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种、以大理茶为代表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62种。有哺乳动物117种,鸟类201种,两栖爬行类102种,有鱼类58种。其中,以灰叶猴、会变色的西黑冠长臂猿、马来熊等为代表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2种,以水鹿为代表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6种。此外,一度以为灭绝、被全国普查办列入未发现的15个品种“红色清单”中的黑色长毛山羊,也在永德被发现。我们要始终将绿色作为永德最鲜明的底色,争当生物多样性保护排头兵,进一步彰显生物多样性优势,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
(三)建设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生产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赴云南考察,要求云南立足多样性资源这个独特基础,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做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永德地处低纬度高原,垂直气候特征鲜明,光热、生物资源丰富,是最适宜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生产区之一。经过近四年的大力发展,永德“果糖茶菜烟畜”六大传统产业和酒业、花卉、菌草等新兴增量产业,已经逐步成为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的优势特色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我们有条件把永德建成高原特色农业强县。
(四)建设新能源融合发展试验区。在“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已经成为现在最有前景的产业之一。2021年以来,永德县立足政策所向、现实所有、发展所需,以敏锐抢抓发展机遇,研判谋划以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并将其作为实现换道超车的关键支撑,大力开展“央(国)企入永”工程,引进光伏企业开展新能源项目建设。目前,全县规划具备新能源开发条件的项目23个,装机容量215.14万千瓦。累计实现8个光伏项目并网发电,实现税收3120万元。我们要继续实施光伏、风电、水储、碳汇等新兴产业,大胆先行先试,打造新能源产业竞争新优势。
(五)建设中缅印度洋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加快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建设步伐,是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的嘱托。临沧是云南省“五出境”通道之一,是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通道之地,“地位极其重要,区位无可替代”成为多地的共识。永德作为临沧的一员,中缅印度洋新通道也是永德最核心的资源优势,是一条促进永德跨越发展的黄金通道。永德发挥中缅印度洋新通道资源优势的办法,就是以“五个融入”主动融入到大通道。在思想上融入。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永德县虽然没有法定上的口岸,但是周边的口岸都可以为我所用,发展口岸经济可大有作为。在基础设施上融入。主要是尽快建成永勐高速以及争取凤永高速、永德至镇康高速公路和沿边铁路过境永德,通过基础设施的融入,走一条“大通道、大物流、大贸易、大产业”的路子。在产业上融入。立足产业资源优势,重点围绕缅甸市场需要的建材、鲜花、饮料、茶叶等产品,积极谋划与清水河口岸、南伞口岸交流合作,通过两个口岸将本地的产品向外销售,产业向外延伸。在社会事业上融入。将教育、医疗、人才培训作为提升软环境和竞争力的一个抓手,以现有的良好基础条件,吸引周边县区的人员到永德就学就医。在政策措施上融入。积极争取同等享受新通道优惠政策,配套出台相关要素保障措施。通过政策的对接和融入,积极参与到全市这个统一的载体上来发展口岸经济。只要口岸上有永德的产业、产品和产值,就是在融入口岸经济、发展口岸经济。
二、怎么样建设“山水城市、宜居永德”
建设“山水城市、宜居永德”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总的来讲,就是要把永德建成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之地。
(一)关于县城规划。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永德县城规划的指导方针。我们的规划思路是:积极构建“两山一水一城”共生的生态格局,打造“一城山色半城水、十里樱花八里湖”的山水城市形象。要科学规划好县城,以保护好、利用好德党湖为重点,做好水生态、水循环、水景观,把德党湖建成最美湖泊。实施生态保护、城市更新、康养度假、旅居房地产业等项目,着重推动南部片区职教园区、裕德湾休闲康养度假区等建设,将中心城区建成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德党湖环湖22公里生态廊道,构建水生态涵养区。打造棠梨山、卧佛山“两山”天然生态屏障。县城建设要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宜平则平、宜缓则缓,不能搞大开大挖、大拆大建,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建设以县城为中心,永康、小勐统、勐板为依托的“一城三镇”构成的城镇圈,真正构建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二)关于乡镇小城镇建设。要开展乡镇小城镇建设攻坚行动,着力解决乡镇风貌没有特色、环境脏乱差、违建问题禁而不止、土地资源闲置,一年又一年没有一个新项目、没有一幢新房子、没有一个新的农贸市场的问题。这些问题都要好好的想一想,个别乡镇更是要深刻反思,多从工作责任、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等方面找找主观原因。要坚持规划先行,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为目标,围绕镇域特点、独特产业、独特文化,引导小城镇提升整体形象。要改善镇容镇貌,完善污水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垃圾“收转运”体系,拆除违法建筑,整治公共秩序,打造干净有序的环境。要充分发挥产业资源优势,全力“招小商”,打造小城镇经济增长新载体。要坚持以点带面、服务民生,确保工作有序、高效惠民,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变化和好处。
(三)关于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不能“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要顺应人口流动趋势,促进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县委提出要构建“一城两轴三镇四带”发展空间布局,为什么要这么规划呢?2023年数据计算,德党、永康、小勐统、勐板“一城三镇”户籍总人口20.73万人,占全县户籍总人口的56.8%。一产产值30.67亿元,占全县51.37亿元的59.71%。在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户,占全县22户的5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亿元,占全县5.13亿元的79.98%。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5户,占全县15户的100%。房地产企业10户,占全县的100%。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6户,占100%。限额以上贸易业(含大个体)企业75户,占全县80户的93.75%;实现销售额(营业额)23.37亿元,占全县24.77亿元的94.34%。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全县的人才、要素、产业都聚集在“一城三镇”。选择“一城三镇”作为示范乡镇重点发展,构建城镇圈就是要增强综合承载能力,更多地集聚产业和人口,大力推进乡村公路、农村供水、产业发展等工作,加快城乡人口、产品流动,率先在“一城三镇”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其他乡镇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三、积极做“山水城市、宜居永德”的建设者
建设“山水城市、宜居永德”是一项民生工程,是一个对外展示一个什么样的永德形象,对内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永德的问题,跟我们每一个永德人息息相关,关系到子孙后代。我们都不能当“旁观者”,不能当“评论家”,不能当“扯后腿的人”。特别是作为人大代表和领导干部要做引领者、实践者、建设者。
(一)珍惜人大代表的身份和荣誉。人大代表都是由人民选举出来的。全县有33万人民,各级人大代表共有954名(乡镇级688名、县级218名、市级46名、省级2名)。480个公民中才出1名乡镇人大代表,1500多个公民中才出1名县人大代表,再往上到市级、省级、全国,人大代表代表的数量就更多,责任就越大。我们能从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当上人大代表非常不容易,也充分证明大家在以前的履职情况被群众信任和认可。全县各级人大代表要倍加珍惜信任、倍加珍视荣誉,始终站稳政治立场,更好地为人民代言、为发展聚力,充分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的新作为新风采。
(二)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使命。“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我们来自人民、扎根人民,代表人民,要时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密切联系群众,切实反映民意、维护民利,用实际行动回报人民的信任。对永德的人大代表来说,具体的就是要紧盯“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治理”三个重点和“抓项目、帮企业、育产业、防返贫、保稳定”五项工作,围绕这些中心工作,多到基层一线倾听民声、征求民意、聚集民智,多向群众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和工作成效,当好党委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督促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地,以实际行动践行代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职责和使命。
(三)严守人大代表的纪律和规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大代表肩负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要站稳政治立场,履行政治责任,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永德由于一段时期内的政治生态问题,导致民生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人大代表,要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带头讲政治、带头讲团结,认真落实“转作风、抓落实、争进位”和“一个会、一桌饭、一口酒”要求,积极配合推动政治生态修复。县委高度重视、积极支持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支持人大代表依法正确履职,鼓励各级领导干部、人大代表担当作为,旗帜鲜明的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各级党委(党组)要把修复政治生态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时刻放在心上。按照“干预治疗、康复肌体、打好疫苗、常态保健”的要求,既要坚定正向监督引导,又要对诬告陷害、目无法纪、我行我素等对政治生态破坏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全方位推进政治生态修复。
各位代表,同志们!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委将一如既往地加强和改进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县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开创全县人大事业发展新局面。各级人大代表要带头宣传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共同把大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一府一委两院”和政府各部门要主动接受人大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
各位代表,同志们!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的领导下,坚定信心决心,快字当头、又快又稳的推进工作,鼓足拼劲干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永德实践新篇章!